close

國曆三月5或6日,為驚蟄節氣,此時天空出現雷聲、萬物逐漸孳生茂盛。古時大約每年農曆十月以後就不再打雷、進入嚴冬酷寒、草木枯死、所有的昆蟲小動物,也都紛紛躲進土裡或藏在石縫中蟄伏。到了農曆二月初(今年的農曆過年比較晚,所以才剛過元宵節,正月15日而已)、天地陰陽氣接觸頻繁、大地激盪、產生閃電、雷聲隆隆,所有正在冬眠的昆蟲,被春雷震驚後,紛紛從土中石縫裡爬出來,因為春雷【驚】動了【蟄】伏的昆蟲類,所以這個節氣就定名為【驚蟄】

 

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,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:「一候桃始華;二候倉庚(黃鸝)鳴;三候鷹化為鴆。」描述已是桃花紅、李花白,黃鶯鳴叫、燕飛來的時節,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,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被春雷驚醒開始長大

 

由於驚蟄之後,不論對人類來說的害蟲益蟲全部復甦,古人為了防害蟲,便有兩項含有衛生意義的習俗:一是聽到第一聲春雷響時,要趕緊將衣服抖一抖,這樣可以經年不受蝨子跳蚤侵襲;一是要取石灰灑在門外,如此可以使蟲蟻整年不敢上門

 

對古時候的農夫而言,常依據「驚蟄」這一天是否打雷來預測收成的好壞,如果打雷,表示這一年的收成會很好;如果沒有雷聲,就表示可能會是個饑饉之年

 

「雨水」沒雨(代表整年水偏少),但是「驚蟄」前就打雷(代表會有雨水連綿的天氣),或許這兩種沒有衝突呢,代表雖然整年水偏少,但是雨若是一降下,就會下過頭@@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風動草有機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