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手作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在做手作活動的時候,常會聽到看到一些名詞,我就試著慢慢整理出比較好懂的版本吧~

//專有名詞

*萃取:分離混合物的操作,是一種物理變化,不發生化學變化,通常會利用溶劑(水、酒精,或是各種油脂)把固或液體當中的某些成分分離出來,性質和溶劑越相近的成分越容易被萃取

*乳化:油和水互相包容的物理變化,藉由乳化劑的作用讓水分子包覆油分子而形成"水包油型",或是油分子包覆水分子的"油包水型"

*皂化:油脂(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脂),與苛性鹼作用,生成肥皂和甘油

風動草有機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草仔粿】,是平埔族漢化過後的食物,中元普渡和掃墓祭拜之米製食品,較常見的,是使用鼠麴草或艾草製作。而這一次,我們是用鼠麴草來做

【鼠麴草」,又名清明草,是清明前常見的野生植物,常被採來做粿。因為"麴"的台語發音同「殼」,所以"鼠麴"粿,台語發音就常「聽」為"刺殼粿"。但在實際物種的中文,鼠麴草跟刺殼草是不一樣的兩種植物,刺殼草是"蒺藜草"(又常被稱呼為"恰查某"),不是鼠麴草

 

【鼠麴草洗淨放入滾水中煮爛,撈起擠乾水分後剁碎】

C001.JPG 

風動草有機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這次要摘取的,是路旁的這棵八重櫻,做出來的成品,是未來想用於烘焙的】

b001.JPG 

 

【目標是五分到七分開的花,需要連柄一起摘】

b002.JPG

風動草有機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跳牆,在傳統辦桌文化中,是很具分量的一道菜,既然老爸是總舖師,我們當然就全家自己做這道很應景的年菜囉,好食材、健康的烹煮方式是一定要的啦!(我自己主要幫忙處理筍、蔥、香菇、…)

在現在越來越追求快速、方便、省事的情況下,我們卻有點反其道而行,試著用傳統繁複的工序、健康的食材,來親自動手做出,能吃得很安心的料理。慢,真的是慢嗎?快,又真的有省到嗎?我自己倒是有不同的體會~

*佛跳牆的傳說(來源:維基百科)

傳說有個皇帝吃膩了山珍海味,勒令御廚若再做不出口味翻新的菜餚就要他項上人頭。御廚冥思苦想,翻遍各種烹飪大全,又請教不少民間美食專家,可還是沒有好的解決辦法,最後他只好準備捲舖蓋潛逃。反正也做不下去了,御廚在最後一次掌勺時,索性把各色素葷菜料揀好的放進鍋裏,在烹調上又使出了渾身解數,沒想到這鍋菜異香撲鼻,引得隔壁修行多年的老和尚爬牆張望,因此而保住了人頭的御廚就把這道菜叫做「佛跳牆」

*佛跳牆有很多種,主要是放的材料的不同。吃的感覺不同,除了大廚的手藝好壞、放的材料不同之外,連放食材的順序,都會影響到佛跳牆看起來、吃起來的感覺

風動草有機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手工,真的很費時間跟費工,所以很能理解市面上的價格為何如此。買的時候,跟化學果醬比起來覺得有些高貴(最近量販店還買一送一促銷);但當自己親自動手去做的時候,反而覺得這樣的賣價,沒什麼賺,做心酸的(成本:工資、橘子、檸檬、瓦斯、二砂糖、玻璃瓶、時間、…),假設一整天做了八罐,那自己會如何定價呢??(當然技術還可以更精進,不過其實最初的嘗試,是做了兩罐而已,最近的一次,是十八罐,另外,也要看有多少量可採,因為不是買外面的橘子)

這次的作法,跟市面上比較不同的地方,除了是用自己栽種的橘子來做之外,由於看到正常糖量還蠻"恐怖"的,覺得現在人的糖量攝取實在太高了,所以比例上,糖的分量減少30%-50%,然後是用新鮮檸檬汁,所以果醬的成份是自家天然橘子、檸檬汁、二砂糖,這三種之外,沒有其它任何的成份了(連水份也全都是果肉自身的水),結果當然會比市面上賣的稍微酸一些(不會完全被甜味蓋過去),不過反而吃起來安心不少

白色薄膜的皮及纖維絲,所聽到的做法是去掉,不過我覺得這是橘子最有價值的地方,去掉實在很可惜,所以沒有去這些部分試試看,而結果,吃起來的口感同樣很棒(熬煮之後,沒有吃絲的感覺)

每樣東西都有其用途,盡量物盡其用^^

上星期,這一批橘子,已全部採收完,有嘗試做出三種,各八罐,每罐約170g

風動草有機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