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承第一篇)
//共學-2
共同學習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"學習"會是跳躍式的。因為每一個家庭的成長過程都不同,小孩對事物的感知及理解能力也不同,所以活動當下未必能都全部理解,但如果家長是共同參與者,在回家後的某時間,剛好出現了活動中所提到的,就可以馬上幫助應用及複習,就算活動當時其實不是很懂,但回家之後還是有機會突破,甚至還能想到更後面的問題及延伸應用,那麼,學習就不是只能等下一次的活動遇到老師才能繼續,而是隨時都可以。如果家長不是一起學習者,那麼小孩有活動的相關問題,家長也不知道活動做了什麼,無法幫忙解決及引導,就只能等下次的活動才能解決。老師跟家長方向一致,小孩真的非常好帶,若兩者的方向不同,大家帶起來都會很辛苦
//進度
自己在帶活動有個很特別的地方,就是從不完全按表操課,應該是說,是會有預計的想法,但當天要怎麼做,就完全是看小孩當時的狀態來決定自己當時要如何繼續,以及決定下次的活動會是什麼,因此,理解及感覺小孩的狀態,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如果我不知道他們目前的狀態,那麼我的所有方法,都是在唱獨角戲。大部分的大人會覺得小孩難帶,就是因為太想要按表操課了,設定好時間,設定好活動,然後希望他們按照自己所安排的去做,如果不如預期,自己就會很焦慮,甚至對結果很失望。但是,先平心靜氣來想,以走路來說,每個人前進的步伐會剛剛好一樣嗎?會不會有的人步伐大,有的人沒那麼大?若各走各的連續走一段路之後,是不是彼此間的距離會越來越大?如果是小孩子跟大人一起走呢??大人的一步,可能就是小孩的二、三步,所以,如果懂我在說什麼,如果想要大家一起前進,就不會一直要小孩子快,而是大人自己要慢
//順著孩子的狀態
順著孩子的狀態,不是自己要痛苦犧牲,不是要"讓",而是"陪伴"。在前面拉,跟在後面推,都不輕鬆,而且常常會動用到"規則"及"權威"。我極少用規則及權威,小孩自己就會去做,是因為我在他們的旁邊,若小孩走偏了,我會知道並調整回來,幾乎沒有阻力,很輕鬆就能引導走到正面的那條路上。或許是現代工作時數太長了,大人累到不想再花太多時間去"慢慢來",所以就用"規則"來很"快"解決當下的問題,但是同樣的情況就會不斷地發生,然後規則就要不斷重複使用,阻力很大,讓小孩、大人都很累。所以,順著狀態的過程,其實是大人、小孩都輕鬆,而且不需用到規則就可以做到
//愛的教育,不是放任教育
現在的社會,太喜歡二分法了,例如看到所謂的小屁孩,就覺得是"愛的教育"造成的,再反推其實是要"鐵的紀律",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。我覺得這是誤解了真正的愛的教育,並掩飾自己想用權威的藉口。對自己來說,愛的教育的作法是"不打不罵但要管",而不是"不打不罵也不管",自己的原則要很清楚,才有方向可以去管,重點在於管的方式,小孩子不會覺得是在管,很自然就會調整過來,說話的技巧、自己的行為舉止都很重要,尤其是以身做則,言行一致,否則小孩子也是左耳聽,右耳出。要怎麼"管",是一門很大的學問。我自己的經驗,沒打過、沒罵過,但小孩子一樣可以做得很好,沒看過什麼負面行為。
//說話的藝術
如何說話很重要,我觀察到會覺得小孩難帶的家長,大部分都是在管教的時候,帶入了自己的情緒,也就是小孩子不覺得自己是在被教導,而是"被發洩",尤其是聽到家長"大聲吼叫情緒性字眼"。時常聽到「你再給我做一次試試看,再做一次啊!」,這句話明明就是希望小孩再做一次,但事實上是大人不希望小孩再做一次,也就是不希望,但又用了肯定的用語,既然不希望小孩子做,又為何言語上是希望小孩子再做一次呢??應該是不希望小孩子做錯的行為,就要"平和"地說「這樣做是不對的,因為……」,明確的告之,並且說明理由,不用權威式的大聲說話,小孩子是很能接受及理解的,甚至還能提出不同的情況要怎麼辦。要聽到家長平常對小孩子都說哪些話,只要觀察小孩子平常在外面的對話(家長不在的時候),尤其是在扮家家酒的時候。
//面子
大人需要面子,小孩子也要面子,所以盡量不要在其他人面前說自己小孩不好的地方,除了當下就要緊急處理,或是該事件牽涉到多人之外,能夠拉到一旁,或是事後在家裡說,都會比在大庭廣眾下說教要好。機會教育,是可以視時機及地點來應用變化的,在當下,所有事件當事人可以一起討論,不針對某一個人,再不就是拉到一旁來私下處理。大庭廣眾下可以多說好話,而需要調整及修正的地方,就私底下再說。大人跟小孩都是人,人都是互相的,你不丟我臉,我也不會丟你的臉
//因果
撇開非正常因素,小孩子會有某方面的行為(果),是因為之前的事件而來的(因), 所以如果某些外顯行為不斷重覆發生,通常是根本原因沒有解決所造成的,罵一罵唸一唸都只能治標,要徹底解決問題就要治本。很多覺得小孩子有某方面的問題,而且被帶去看心理醫生,我看到醫生所開出的"良方",其實都是"大人要做的事",也就是藥不是開給小孩子的,而是開給大人的,只要大人能調整說法及做法,小孩子自然就會改變。由於過去的學校課程,沒有教如何當一個好家長,所以未來當家長之後,就只能自己嘗試,或是跟隨他人的腳步。小孩是一面鏡子,在罵他笨之前,先想想是從誰遺傳來的。
//均優
「均優」,不是每一科都要很優秀,而是"每一個人,都有優秀的地方",或許在學校,學科考試能力好才叫優秀,但在社會上,不同領域都有優秀的人,而他們之前的學科能力有好也有不好。我不否定學科能力好的小孩,但我不覺得學科能力沒那麼好的小孩就是沒那麼優秀。這幾年我在跟小孩子聊天的時候,從沒問過考試成績,但我會聊他們喜歡什麼、學到了什麼、我的經驗及看法、要怎麼延伸、未來的可能性、其它國家的情況及做法等等,每個小孩對我來說,都是獨一無二,各有特色,有很會唸書的小孩、很會烘焙的小孩、很會畫畫的小孩、很會創造的小孩、很會唱歌的小孩、律動感很好的小孩,只給考試成績好的小孩掌聲鼓勵,是不會得到所有小孩子的心的。記憶力、理解力是很重要的能力沒錯,但不是只有記憶力、理解力強,才能應付未來的挑戰。
//經驗傳承與嘗試失敗
給小孩機會及時間嘗試,是我很常做的事,當然,重點是如何取得平衡,就是要花時間吸取經驗,也要給他們時間去嘗試看看。照著做有什麼問題?照著做本來是沒有問題的,因為是在吸取經驗,但全部的時間都只有照著做,就有很大的問題了,因為很難舉一反三,應用與變化。現在的人有太多事物可以接觸,但也因為有太多事物可以接觸,反而不易集中焦點,有廣度沒有深度,很會說一口複製來的經驗,但要做的時候卻又不敢承擔責任。失敗過,其實體會最深,比較能克服逆境,如果一路走來都只有成功,那就保佑未來不會有失敗的時候,不然屆時一點點的小挫折,就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
//主、被動與動機
小孩是主動還是被動?我的定義稍微不太一樣,因為我的角色是導引員,所以對小孩的觀察及經驗,是以"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時的外顯行為"為準,因此對我來說,如果家長不在身邊,小孩自己就會去做,而且做得更多(這點很關鍵),叫做主動。小孩子會主動還是被動,"動機"是其中一項因素,動機強,自然容易主動去做,而且做得比被規定去做還要好太多。小孩子天生就是主動,所以小嬰兒會到處去抓、到處去摸、到處在地上撿東西就吃,不知這樣做是好是壞,就直接去做了,也因此大人需要在旁提醒及保護,這個很燙、那個很髒等等,只是保護過了頭,就變成安全是顧到了,但也把嘗試的動力也打消了,尤其是被安排課程這件事,感覺學了很多東西,但都是被安排的,就算學得很好,也未必喜歡。動機的強弱,其中一項判斷,就是自己是否會主動去做更多。例如看書,如果真的動機強,自己就會去圖書館直接借一整套回家看,看到連吃飯都還要被提醒;如果是被安排的,那麼就是看完今天的進度之後就把書本閤上,再也不會去翻開,然後等下一次被安排的進度才會再把書本打開
//傾聽
傾聽很重要,而不是單向只要小孩子聽自己的話,自己都不聽他們要說什麼,如果能夠認同"要解決問題,就要針對問題核心"這句話,那麼就要先弄清楚問題核心在哪。單向很容易誤解,尤其只以自己的角度來看,每個人看的角度不一樣,感覺到的東西就會不同,如果只從自己當時所見就下結論,那麼自己認為是在對孩子"講道理",也不會有太大用處的。講道理,要在對的時機點講才有用,如果是在誤解的情況下說,就只是增加對立,然後大人就開始要用權威來壓制,還覺得小孩怎麼這麼不受教,自己聽看過不少情況,其實是大人沒弄清楚真正背後發生的原因,以及當時的前因為何,自己以為是在教,但其實沒對到真正的點
//成就高與教養好
成就,不是由大人或別人的眼光及標準來看,而是由當事人自己來看的,常見被多數人認為很有成就的人,其實背後很痛苦,成就不是單方面來看,而是要綜合來看,跟別人比較,只會越比越痛苦,尤其還跟各領域的佼佼者比他們的強項,那更是奇怪。工作上強,家庭生活呢?薪水高,身體健康嗎?很多事情不要單方面來看,生活自然開心,跟小孩子的關係也自己會好。至於教養是否好,我覺得可以用一樣事情來判斷,就是小孩自己會不會把父母親對自己的教養方式,未來也會用同樣方法來教養自己的小孩,如果會,那表示自己很認同之前家長的教養方式,如果不會,當然就是會改變做法,所以教養好,不是由大人自己來說的
((待續))
留言列表